《原神》在两周内吸纳9000万美元,到底是谁在花钱?
- 发布时间: 2020-10-13
原标题:“手游玩家和微玩家的矛盾在:插曲爆发。”
曾经备受争议的《原神》终于在9月28日公测。公测一周后,数据机构SensorTower发布了原神9月28日至10月4日的收益数据,已达到6000万美元,约合4亿人民币。
《原神》开发商米哈友在前期开发中透露,《原神》开发成本达到1亿美元,现在上线才一周,已经收回一半成本。
据Gamelook统计,截至10月7日,“原神”手游全球Appstore+Googleplay实际预计营收近9000万美元,全球前五大市场分别占中国40%,日本27%,美国13%,韩国7%,德国1.5%。
但与此同时,玩家对原神的争议和分歧也非常激烈,尤其是0氪、微氪和重氪三方对原神的评价更是两极化。
bilibili的上位高手阿刚上传了一段视频,题为《一线游戏从业者,背刺原神,黑红之路,我能走多远》。从微氪和0-氪党的角度,我认为重氪的玩家是国内手游厂商推出的pua,并邀请手游从业者支持这一观点。
视频发布4天后,播放量达到118万,是bilibili全台排名最高的。但是因为对重氪玩家的讽刺,惹怒了不少手游玩家和主播。在bilibili拥有数百万粉丝的手游up高手卡佳,因为愤怒要求与阿广联麦排队,认为他根本不了解重氪玩家的需求和想法。
Bilibili手机游戏高手卡佳
氪星玩家和氪星玩家有天然的金钱差距吗,还是氪星玩家被厂商pua了?
作为国内第一款兼容主机、手机、PC的3A游戏,申远加入了手机游戏的氪气系统,开创了新的模式?
对于这个问题,不同的玩家有不同的答案。
重氪玩家眼中的原神
在微氪和0氪玩家眼里,《原神》的原罪之一就是爆炸率极低,单抽五星的概率只有0.6%,90抽就能保证垫底,一张五星卡的费用基本在500元左右。
五星角色也有生活之座的设定,相当于手游里的训练。为了增加五星角色的属性,玩家需要画更多相同的五星角色来开启自己的人生之座,而这种投入的成本对于正在追求的玩家来说是难以计算的。
邪恶之源——完整的生命和五星
比如知名主播PDD在安利玩入坑的《原神》,在前40家公司拉出两张橙卡,信心大增。之后充值3万元,尝试画出威胁生命的角色迪鲁克(目前原神中最厉害的角色)和五星兵器狼的结局。结果拔了3万块也没什么事。PDD不愿意再收4万,画出了威胁生命的迪鲁克,但武器狼的结局还是看不见。
本来PPD气得想弃游,但是在观众的鼓励下,她又拿出了一张648的订单。没想到一旦发货,武器狼的末日就出现了。为了把武器提炼到五星,PDD充值3万,但是在抽卡过程中爆炸率还是很低的。愤怒的PDD承认需要发泄,拿起枕头愤怒的砸沙发。
请理性消费
10万元下去后,PDD终于说:“原神是个好游戏,我应该会玩,但可能主要是因为我有惹金的能力。”
在0氪和微氪玩家眼里,极低的爆炸率成了“原神”的原罪。视频中,up主阿刚还批评《原神》因为只有氪星玩家才能获得完整的游戏体验,认为它并没有像3A游戏那样为所有玩家提供同样的快乐。
但在重氪玩家眼里,整个视角完全颠倒了。
比如曾经在《明日方舟》和《公主连线》中赢过几万块钱的重玩家阿静说:“其实抽牌概率低只是反直觉。如果你仔细计算概率和期望,你就会知道你在做什么。大多数人心理预期不够,总觉得抽几十次就能出货。”
《原神》公测后,他对《原神》的投资接近2万元。他对微氪党对游戏的差评感到有些无语,因为他觉得微氪对游戏的评价还处于抽卡阶段,甚至无法体验到游戏的完整内容,这自然与重氪的评价不同。双方评价的出发点和视角都不同。
换句话说,在重氪金玩家眼里,氪金本身就是正常游戏内容的一部分,而在微氪金玩家眼里,氪金是游戏的额外投入,是游戏内容之外的,所以双方很难用同样的标准去评价同一个游戏。
就像《知乎》里的“你能接受多少氪给原神?”题目下有玩家发帖原神,不算活动。原神16元约1平手,被调查者将玩家每日抽卡标准换算成游戏主机和3A大作,如a NS(2000)+塞尔达荒野兴趣(400)+塞尔达无双:灾难启示录(400) =2800,约175平手,177
但是在重氪玩家眼里,这样的换算公式是不存在的,因为氪金是自然的游戏内容之一。
至于“只有氪金才能获得游戏的全部体验”这一观点,使得《原神》受到攻击,部分玩家骂米哈游钱,阿静认为很正常。
“绝大多数游戏,微体验不完整,这很正常,没必要拿出来,没有差异化,游戏赚钱是什么?”魔镜问我。
谈金的动机时,阿静谈了和他之前的《明日方舟》《公主连线》一样的理由:一是满足自己的强迫症;二是因为沉没成本,如果是黄金但不出货,就出货;第三,作为手游圈比较硬核的玩家,如果不加强自己所有的角色,打最难的副本,总会觉得少了点什么。阿精的重氪玩家里大多数氪党都有类似的原因。
其实从一些温和的微玩家的反馈来看,在游戏进程推进到深渊之前(对于高级玩家来说是一个很难复制的),其实“原神”并不强,最大的问题是微党和0党的体验差不多。作为一个微党,单个648抽50轮,可能是浪费水,但对于大多数普通人来说,抽个一两千块就没事了。事实上,
据一位手游从业者介绍,在米哈之旅的运营逻辑中,用户分类基本分为两种:重氪和0氪。米哈之旅的技术实力在行业内是一流的,好的产品是值得花钱的。收入结构上,0氪和重氪玩家基本呈现出2008年开局的趋势。所以低爆率、反先抽(针对玩家的投机取巧)等设计都是为了避免玩家在抽卡上严重花钱的心理失衡,但问题是中间所有付费的摊位基本都是无效的。
所以在米哈之旅的产品中,要么是画谁用谁,只吃主线和CP的0氪星剧党,要么是几万甚至几十万准备充分训练,想要体验全部玩法的大佬,这也是国内手游的独特之处。
但是,围绕《原神》的争论,不仅仅是关于氪星。
原神是不是创造了一个新的范畴?
当开放世界游戏发烧友吕霄第一次听到《原神》创造的概念是“开放世界+手机抽卡”时,他其实很惊讶,因为作为《上古卷轴》《辐射》《大把钞票》等游戏的忠实玩家,抽卡模式进入了开放世界,这几乎是他完全无法接受的。
上古卷轴5
在他的经历中,开放世界游戏的核心乐趣是培养和探索,在旅途中克服各种关卡获得奖励。就像《上古卷轴5》里,在各种祭坛,古墓,地下城,破解机关,击败Boss,最后在一个游戏故事里拿到一件法宝,或者在游戏里玩了几百个小时,充满人物的锻造和炼丹技能,收集了全世界的材料,亲手打造了一套极高的属性。
但是,如果在《上古卷轴5》中,游戏指南告诉玩家,这个游戏里有各种各样的法宝,但是最好的都在抽牌系统里,如果你赢了一单648,你的游戏角色就会有质的飞跃,那么对于吕霄来说,这种感觉就很奇怪了,他探索世界的欲望也会因此而作呕。
无论之前玩的是哪一款开放世界3A游戏,手游的抽卡系统都没有移动到直接使用。唯一一部有类似经历的《中土世界:战争阴影》,因为在开放世界中加入了氪星内部购买系统,并且有增加玩家肝脏,逼迫氪星的行为,使得游戏饱受恶评。最后,制作团队不得不宣布移除游戏中所有的内部购买系统。
中土世界:战争的阴影
而《原神》决定做开放世界+手游氪金系统。在公测之前,有不少人对它表示怀疑,就像吕霄一样,但最终,它的成就表明它在全世界都是成功的。
在游戏类型上,《原神》没有创造新的品类,但在3A开放世界的收益模式上确实创造了新的品类。
毕竟GTA5OL、fistful of dollars 2、Radiation 76等开放世界游戏的内部采购系统都比较谨慎,一般使用通行证、服装、游戏币等。,简而言之,尽量保证玩家的体验相似且公平,减少差异。
事实上,辐射76的内部可购买产品非常少
而《原神》中抽卡氪金模式的成功,是整个游戏收益模式在开放世界的一大突破。
亲身体验过《原神》之后,作者个人感觉是抽卡和氪金对整个游戏的代入感和体验的影响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大。Miha Tour为轻玩家和重玩家设计了两种体验方式,只要喜欢这个主题,就能找到相应的舒适区。
《原神》希望创造一个跨越PC、主机、手机的巨大世界,不同型号的玩家可以在同一个网络中无缝连接,这就导致了游戏设计中很多不同类型的融合,比如一款单机开放世界游戏,一款多人MMO网络游戏,一款抽卡手机游戏。但每个人的评价起点不同,导致关于“原神”的各种争议并存。
比如作为一个独立的开放世界爱好者,卢晓更注重开放世界中“原神”的设计;另一个拥有数千美元氪的玩家是MMO在线游戏的忠实用户。他很期待《原神》与不同平台网游的连接。但在实际体验中,他发现“原神”没有交易,没有公会等多人系统,在游戏中几乎没有遇到过其他玩家。在网游体验方面,《原神》目前令他失望。
“原神”融合了太多的东西,也是米哈野心的集中体现。就连世界顶级游戏“GTA5”都没想过开放PC和主机服务器。“原神”未来想呈现的东西更多,比如无缝开放世界,相信未来会逐步推出与社会活动相关的经济、交易、帮派或PVP系统。
结论:米哈之旅的远征
《原神》从诞生之初就注定是一款长期游戏,推出一周之内已经更新了好几次。随着游戏内容的丰富,也许很快就会看到一个神奇的现象——一个游戏可以容纳几乎没有交集的三个群体,即主机、PC和手机游戏玩家。
Mihayou是由上海交通大学的三名学生创办的,现在是一家年收入超过20亿美元、拥有1500名员工的公司。它还通过《撞车》的IP在国内拥有一批极其忠实的粉丝。曾经有人在知乎问为什么米哈友不先做《速成4》,先做《原神》。
就在几周前,Mihayou撤回了a股上市申请,似乎能回答这个问题。米哈友在市场上最大的问题是过于依赖《速成3》单品的波动收益,《原神》的吸金实力证明米哈友有能力再造第二个高收益产品。如果Mihayou回归a股,市场对它的看法将会改变。
另一方面是国内玩家对“国产3A”的执念。《黑神话:悟空》只是用一个真实的机器演示引爆了玩家的口碑,这是一种证明。其开发者游戏科学最早做手游赚钱,然后投资国产3A被玩家称赞为正道。是国内游戏开发商心中应该走的路。其实几年前,米哈之旅也承载着同样的期待,“原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