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供应商面临着要求15%-30%的业务迁出中国的压力
- 发布时间: 2020-10-10
许多苹果供应商面临着将15%至30%的生产业务移出中国的压力。相关公司包括TSMC、富士康、威斯顿和和硕。
目前,美国科技公司已经将部分生产业务转移到越南、泰国、马来西亚和印度。和硕等苹果供应商一直在寻求投资越南的供应计划,公司可能会在越南生产新的苹果耳机AirPods。
尽管苹果一直试图在印度建立生产设施,但这些计划也可能发生变化。富士康(Foxconn)、和硕(Heshuo)和威斯顿(Wistron)等苹果顶级供应商将受益于当地提高该国出口能力的激励措施。苹果已经在印度生产了几款iPhone,并计划生产更新的设备。
对于科技行业来说,这标志着一个时代的结束:在西方设计产品,然后在中国的工业中心制造产品。在过去的30年里,这种模式提供了成本、质量、人力资源和基础设施的最佳组合。现在整个行业越来越依赖东南亚的分散供应链。
科技公司,尤其是苹果供应商,要求他们的亚洲合作伙伴在未来几年帮助促进供应多元化计划。
一位苹果供应商高管表示:“客户的心态发生了变化,日益紧张的局势迫使他们考虑自己的生产策略,就像购买保险一样。未来两三年,你会看到,不仅是大型电子装配工,还有越来越多的零部件供应商将把生产业务转移到中国以外,以支持新的供应链。”
但是对于科技公司来说,情况就没那么简单了。对他们来说,中国不仅是一个成熟的生产基地,也是他们增长最快的市场。苹果总收入的20%,英特尔收入的20%以上,高通销售额的60%都来自中国。虽然在很多情况下,在中国销售的产品以后会出口到其他市场。
对于全球科技行业来说,问题是替代供应链能否与中国每年生产2亿多部iPhone的供应链竞争。为此,苹果采取了“双面战略”:在加速供应商生产业务从中国撤离的同时,也在积极培育中国本土供应商,让他们在中国发挥更大的作用,保证有能力持续进入14亿用户的强势市场。
然而,并不是每个公司都像苹果和富士康一样有资源在中国以外扩张。现实情况是,芯片开发人员仍然依赖少数几个主要的美国芯片制造和设计工具提供商,如应用材料、LAM、KLA、Synopsys和Cadence Design Systems,尽可能制造最先进的芯片。
将生产业务移出中国的成本非常高。中国仍然可以提供组织良好的基础设施和其他国家无法比拟的熟练劳动力,动员成千上万的工人,只需一个电话就能在几个小时内交付零件。
主要印刷电路板制造商尤尼微科技公司的高管莫里斯·李(Maurice Lee)表示,对他的公司和同行来说,将生产转移到中国以外仍然极具挑战性。他说:“在中国,我们有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我们接近所有供应商。搬到其他任何地方都意味着所有的流程和物流都需要重新设计,这意味着我们必须对工人进行再培训,成本会大幅增加。”
和硕高管还表示:“如果你离开中国,技术制造业将面临根本性的变化。”这家公司以前专注于国内生产,过去两年在印度尼西亚和越南建立了新的生产设施,并将很快在印度建立新的生产设施。他说:“过去,通过中国其他省份运送零件只需要两个小时。但在未来,随着供应链分散在中国以外,至少需要一至两周的时间。”
主要行业观察人士正密切关注2020年美国大选后可能的领导层变动。然而,在某些情况下,将制造业务转移出中国的计划已经在进行中。哈佛商学院教授威利·施(Willy Shih)表示:“我认为,技术产品的大量供应链迁移运动已经开始,这种势头很难改变。”
特别声明:本文版权归作者所有,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苦心ios导航的观点和立场。本文由第三方用户上传,仅供学习交流,非商业用途。如:本文内容、图片、音频、视频均有第三方知识产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