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苹果悄悄减少在中国的制造时,接下来会发生什么
- 发布时间: 2020-9-26
9月7日,印度科技部长普拉萨德表示,苹果已将8家代工厂从中国迁至印度。这只是产业转移的一个缩影。
小何从来没想过国际新闻里这种事情会和普通人有关。
7月,小何从山西老家来到江苏昆山求职,想着出人头地。在家里,没有工作的小何觉得自己被父母看不起,被相亲对象嫌弃。他想改变这一切。
他通过中介在一家工厂找到了一份短期工作,被分配到苹果的生产线上。他的工资至少还过得去,不需要技术基础。
昆山聚集了大量的电子产品代工厂,会在旺季大量招短工,做一些技术含量低,机械重复的工作,淡季自然结束合同。这种合同一般一周到三个月,连工资都可以按日结算。
这样可以节省很多人工成本,不用给大家交社保。比如一个注册规模几千人的企业,每年可以招聘几十万人。
小何是几十万流动工人中的一员。他预测车间里的工作会很无聊。他振作起来:“闭上眼睛交卷,就完了,至少一个月!ゥ
一个星期后,“我活得不开心,很难受。”。工作比他想象的要无聊,人的情绪几乎被机械生产线碾压。
从他的同事那里,他听到了他工作的威斯顿被一家名为李勋精密的中国铸造厂收购的消息,但他不确定这意味着什么。
威斯顿卖掉了在中国大陆的苹果代工厂后,转而在印度接了苹果手机的新订单,并开始大规模招聘。几天后,另一家为苹果做代工的公司富士康披露了一组数据:去年,他们在中国大陆制造和组装的产品约占其总量的75%,但今年降至70%。
很快,这组数据引发了一轮热议:中国会失去“世界工厂”的地位吗?
世界最大的代工企业富士康会开始退出中国吗?富士康复联董事长李俊奇表示,他们的战略仍植根于中国内地。“为了满足全球市场客户的需求,我们在11个国家和地区设有R&D和生产基地。这几年不是这样。我们十多年前就这样做了。ゥ
过去iPhone、iPad等苹果产品几乎都是在国内生产组装,然后出口到各个国家。
以后可能就不一样了。苹果可能会继续从中国撤回更多的工厂生产线,只剩下30%的生产线,这些生产线将专门供应给中国市场。这种转变也发生在其他外国品牌身上。看来中国作为“世界工厂”的地位真的动摇了。
然而,中国是不是“世界工厂”有关系吗?
“两个选择一”下的新格局
“世界工厂”这个名字似乎离我们的日常生活很远,但对于生产和组装各种工业产品的政府和普通人来说却很重要。
工厂转让背后涉及更多的利益。比如富士康2010年落户郑州后,一年就招了13万员工,帮助河南解决了大量就业问题。一年后,加工贸易和机电产品出口量分别增长50%左右。到2019年,郑州富士康出口总值2199亿元,进口总值1138亿元,占郑州进出口总值的81%。
因为富士康的引入,往往会吸引很多供应商一起入驻,相当于带来了一个完整的产业生态。此外,我们将继续刺激就业和增加政府收入。
不仅中国政府明白这一点,其他国家也明白。过去中国以大量廉价劳动力和税收优惠政策吸引了大量国外品牌和厂商在中国建厂,逐渐形成了完整的供应商集群。中国作为世界工厂的地位越来越稳定。目前,中国工业产值占世界总量的30%,其中汽车零部件、家电和服务机器人出口占30%以上,光伏产业甚至达到70%。
然而,受新冠肺炎疫情和中美贸易摩擦加剧的影响,这种平衡似乎正在被打破。美国开始对从中国进口的产品征收更高的关税,以抑制中国的经济增长。
尤其是在电子和通信领域。库克近两年一直抱怨美国政府总是针对苹果。例如,在中国组装并运往美国的iPhone将被征收更高的关税。
其他品牌也是如此,如果要向美国或其盟国销售,往往需要支付更高的关税。比如思科销售的网络通信设备已经从广西转移到越南。
品牌所有者和他们的代工厂探索了一种新的方式:规划两个供应链系统,一个是针对美国及其盟友,另一个是针对中国和其他国家。
几年前,李勋精密开始在印度和越南设立工厂。王来春董事长在2019年表示,为了解决两个最大经济体之间的关税战争造成的问题,公司将在必要时继续将受影响的产品转移到越南或其他国家。根据她的计划,未来越南将拥有李勋精密三分之一的产能。
嗅到机会的其他发展中国家更积极地抛出橄榄枝。
今年4月,印度发布了新的吸引投资战略,宣布将提供60亿美元的激励措施和大面积廉价土地,以吸引电子产业链中的企业。
6月,越南与欧盟签署自由贸易协定,将取消或降低99%的关税。事实上,在三星相继关闭在中国大陆的工厂后,它已经将海外生产重心完全转移到了越南,同时转移的还有它的一系列供应链合作伙伴。但是,土地有限,人口只有一亿的越南,承载能力必然有限。
另一个受欢迎的地方是墨西哥。今年7月,墨西哥与美国签署了一项贸易协定,对出口到美国的商品实行零关税。墨西哥也有大量廉价劳动力的特点,富士康之前在那里有五家工厂。
当地一家房地产机构的首席执行官表示,他的公司目前正在帮助两家中国公司(一家在汽车领域,另一家在制造业)转移到墨西哥的产业集群。想在北美保持市场份额的中国厂商别无选择。
不同国家的人工成本和供应链成本存在差异,必然会影响整体成本结构,进而影响定价和利润。
制造商和硕董事长董子贤在接受采访时说,没有一个国家能像中国过去那样提供如此有吸引力的投资环境,拥有庞大的劳动力、几代官员支持的政策以及众多附近的供应商。“我们下一步去哪里?我不知道。ゥ
但在中美贸易摩擦的大环境下,只能找应急对策。
45年前,富士康创始人郭台铭从一个租来的车间发展成为一个跨国工业巨头。它扎根于中国大陆,吸引来自世界各地的订单。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制造业的崛起实际上是中国全球化的体现。与如何留住制造业相对应的问题是中国企业如何才能继续走出去。一进一出可以形成中国走向全球化的闭环。
如今,无论是国外所谓的供应链回归,还是TikTok、华为等企业在海外的围堵,还是疫情加速导致的脱钩,中国企业面临的全球化环境都是前所未有的严峻。“这么多年来,在国外,无论是大的发达市场还是新兴国家,有时候人们还是会对中国的大公司感到威胁和恐惧。这是跨境B2B电子商务敦煌网创始人王树彤的亲身经历。
与几十年前相比,中国的地位和国际影响力发生了变化,中国企业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她认为,中国企业需要寻找新的姿态和模式来融入世界,以消除对合作伙伴的不安和不信任。
如果TikTok在美国被禁,这将是继华为之后中国企业走向国际的又一场关键战役。那么,重新思考自己的立场,改变自己的态度和路径,又是中国企业走向世界的又一次自测。
特别声明:本文版权归作者所有,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苦心ios导航的观点和立场。本文由第三方用户上传,仅供学习交流,非商业用途。如:本文内容、图片、音频、视频均有第三方知识产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